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血液学杂志管理科学与工程期刊(血液学杂志管(4)

来源:中华血液学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12-09 08:51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免疫系统对这个惯犯那是积极响应,立刻启动最精锐的武警部队——单核细胞前来绞杀。 插播知识点。 如果说巨噬细胞是片警,那单核细胞就是坐着血液

免疫系统对这个惯犯那是积极响应,立刻启动最精锐的武警部队——单核细胞前来绞杀。

插播知识点。

如果说巨噬细胞是片警,那单核细胞就是坐着血液小火车全身巡逻的白细胞。

它们的战斗指数爆表,一出动,动静就比较大。

它们会与巨噬细胞和T细胞联合起来一起攻击结核菌,但这样会搞出局部强烈的炎症反应,这就是医书上说的迟发性超敏反应。

这种免疫系统全员出动的情况,对人的损伤比较大,人会出现更显著的结核症状。

这场战争的结果分两种情况:

如果免疫系统打败结核菌,那么危机解除,病就好了。

如果整个免疫系统联合起来,也没能干掉结核菌,那一时半会就好不了了!

身体怕冷是怎么回事?

正常情况下特别怕冷的人,可能是体质问题引起的。我身边就有一位特别怕冷的人,为了方便表述,就用第一人称“我”来叙述。

我是中年妇女张雪,特别怕冷,夏天手脚冰冷,到了地铁上必须穿上防晒衣防风,否则冻得浑身起鸡皮疙瘩,嘴唇发黑;冬天有暖气,睡觉前躺在被窝一两个小时脚还是冰凉的,一定要借助外在的温度才能让自己变暖,暖水袋成了我被窝里的标配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我觉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造成这样的后果,是替自己年轻时的无知买单。随着年龄增长慢慢懂得之后我才一点一点慢慢地改变,也慢慢在变好。

我一连串的坏习惯养成了寒凉体质并且带来一些不可逆转的疾病。

我是农村70后,家里三个孩子,我是老大。家里经济条件不好,父母天一亮就下地干活到天黑了才回来,为我们三挣学费。我们成了没人管理的人,穷人的孩子早当家,什么活都跟着干。

夏天喜欢到家门前一条小河里摸鱼摸虾,捞河蚬回家做菜,顺便玩水。这样经常在冰冷的河水里一泡就是大半天,体内积赞了寒气。

冬天广东的天气虽远不如北方寒冷,上初中的时候,离学校约4公里,每天来回骑自行车上下学。小时候不懂事,也因家里经济条件不好,大冬天早上零度左右,我一直就穿一身牛仔衣裤,里面只穿一件质量差不保温的秋衣,不穿秋裤,每天在寒风中往返四趟,从小到大,我的衣服多数捡亲戚孩子的旧衣服穿,连一件毛衣都没有。长期的寒冷,有时我的手冻得长冻疮肿起来。

家里种菜卖,冬天的小葱、荷兰豆、香菜、芥兰菜特别好卖,但都不好採摘。大冷天一在地里大风吹着,一干就是一整天,冰冷刺骨。印象最深的是大年三十傍晚,远处村里袅袅炊烟升起,伴着偶尔一声孩子玩的炮竹声声,地里几乎没有人干活了,为了过年小葱卖个好价钱,我挑着一箩担的小葱,光着脚泡在刺骨的寒风中清洗小葱上的泥巴。河两岸是收割完的稻田,光秃秃的,北风呼呼呼吹着我,那时老想起课本中刘胡兰牺牲时的场景,至今记得“她迎着呼呼的北风,踏着烈士的鲜血,走到铡刀跟前……”我觉得我也冷得快要英勇就义了。

中专毕业后我外出打工,90年代,劳动力市场过剩,进工厂还得给介绍人塞红包才进去了,就是为了不用风吹日晒能有碗饭吃。为了提高自己,争取更多机会,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后,我还坚持自考大专,经常休息4~5小时,加上营养不良,出门打工104斤后来瘦到了88斤,严重透支身体。常常感冒而且吃药治不好,每次必须靠打针才能恢复。

再后来,我自考毕业,工作也很出色,每年升职加薪,随之而来的工作压力每年加大,直到我成为一家500强企业做管理,手下一千多人24小时运作,工作压力让我时常失眠,整整十几年的奋斗历程,几乎没有睡过几个好觉,即使周末不上班也不例外,严重透支了自己的身体。

就这样,将近20年的时间里,我没有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,一直在透支。我开始耳鸣,中医治疗时说全身都虚了,特别是肾虚。但是反复治疗,几次住院都没有办法恢复。

然后我的心脏发出警报,有时胸闷,有时隐隐做痛,医院检查不出问题。应该是心脏在警告我,无数次我想也许有一天,我会一头栽倒在办公室,又多一条新闻:警惕:某500强公司精英劳累过度猝死在工作台,年仅40岁!

为了提高体质,我开始跑步,整整跑了八年,将近8000公里,体质改善了不少,也确实靠跑步自愈了不少毛病。

现在,我辞职在家,熟人介绍了一位中医,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一直吃中药调理,先是改善睡眠,两个星期左右,我终于能正常睡觉到天亮了。再调理肠胃,然后一边治疗一边慢慢进补,现在手脚有些许温度了,体重也跟着上来了,气色开始变好,相对来说比以前变得年轻好看一点,现在刚好冬天,我被窝里的暖水袋也没有再用了。

文章来源:《中华血液学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hxyx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9/427.html



上一篇:血液学杂志维普期刊网(维普是全文数据库吗)
下一篇:血液学杂志sci论文润色(临床血液学杂志投稿)

中华血液学杂志投稿 | 中华血液学杂志编辑部| 中华血液学杂志版面费 | 中华血液学杂志论文发表 | 中华血液学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中华血液学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